窝窝团团购,窝窝团打开了团购人才的魔盒?

窝窝团打开了团购人才的魔盒?


俗语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上赶着的不叫生意。真正的贴心人才,不是谁说两句话可以拉走的,千里大堤毁于蚁穴。
最近团购行业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到窝窝团及拉手网身上。拉手华东区200多位员工集体跳槽窝窝团,这么大规模的集体跳槽极其罕见,团购行业管理上的诸多问题暴露无疑。笔者认为此次大规模跳槽并非是谁挖了谁的墙角,而是团购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
前段时间,网络上爆出拉手上海分公司出现内部打架事件,就已经是一个预警,对于团购这样突然一夜间剧烈膨胀起来的大块头,其内部管理问题相当严重。开心团在上个月刚刚爆出“闪电裁员”事件中,采用“当日签入职合作,当日被裁”的管理手段,实质上也揭露出团购这一市场,各家管理上的混乱。
且不去探讨拉手本身的问题,各方面因素错综复杂,旁人很难全面了解。但从拉手“跳槽门”我们应该反思团购行业的究竟该如何管理人才。稍具规模的团购兵团,员工少说两千人,动辄四五千人,对所有团购网站来说,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但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团队,留住人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平台建设以及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
首先是平台建设。作为80后的年轻人,除了考虑收入水平以外,更多看重的是企业平台是否适合自己发展,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而窝窝团CEO徐茂栋给企业的定位是”窝窝团提供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创业平台”,这一点从这次事件可见一斑。极少有企业能接纳同行跳槽过来的员工,之前拉手、满座为代表的集体抵制高朋的联合声明就能说明问题。
其次,是内务管理机制。企业刚刚建立,没有严格内务管理,更加没有适应于本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在这种前提下,事实上企业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干互联网和团购的都了解,这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业,短期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大把挣钱肯定不现实。而更多的有干劲的人是冲着未来预期的觊觎而来。期权正是一条将员工和企业绑在一起的绳子,窝窝团的全员期权计划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粒定心丸。
另外,是人才培养机制。团购作为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急速扩张阶段,繁荣背后却是更多不确定因素。员工在看中薪酬福利的同时更看中这个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对员工来说,什么是最有安全感的呢?
当然是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壮大自己。他们更关心是在这能学到什么,能实现多大的个人价值。而窝窝团将人才战略作为重点项目,开办“窝窝团购大学”。我们暂无法考量企业大学的威力有多大,但至少听上去确实像回事。
一切的一切都归根到“人才”二字!也许正是心领神会了葛优的那句话“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之后,窝窝团搭建了更适合人才发展的平台,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机制,由此赢得了众精英的主动投诚。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