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当幸福来敲门

上世纪80年代初,金融危机在整个美国蔓延着。彼时的华尔街依然是“美国梦”每天上演的绝佳场地。
某股票经济公司,透明而明亮的面试室,老总Martin Frohm和他的主要合伙人正在面试,他们要从众多的面试者中挑选出20个实习生,当然,最终只有一个会留下来,成为正式员工。
一个又一个,面试官们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当Chris Gardner推开玻璃门的时候,人力资源经理脸上由红转白,大大的“囧”字写在了脸上(如果他懂中文的话):就因为他能够把魔方六面都转出来,而答应他来面试,真是失策!更何况是这样一个穿得如民工一般不修边幅的人!这不就是搬块砖头砸自己的脚吗?!
面对着高层领导们诧异的目光,Chris Gardner喘息未定就自嘲地开始自说自话:“从警察局跑过来的这半个小时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让你们相信我之所以这身打扮出现在你们面前,是因为出了意外,是因为我违章停车被扣留了一夜,而释放的时间是在九点半……并且今天之前一直以来我的确都是穿着正装在贵公司出现的……”
老总Martin Frohm先生以质疑的目光望向人力资源经理。得,到了这份上,经理也只有赶紧圆场,“是这样的,他的确一直都是穿正装在我面前出现的”。
Martin Frohm:如果我雇佣了一个没有穿着衬衫走进来的人,你会怎么说?
Chris Gardner:他一定穿了一条很棒的裤子。
面试室里的空气一下凝固了,1秒,2秒,3秒……面试官的暴笑声打破了沉默。
……
越来越喜欢看电影。当然,必须是好电影。
看电影,犹如读历史,在别人的故事里印证着自己的人生,寻找一种共同的力量。午夜轮回之际,一部电影下来,多少欢笑和悲伤,多少压力和彷徨,就在一帧帧画面中烟消云散。
眼前这部取材于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的人生经历的《当幸福来敲门》,和所有的励志片的一样,都离不开这样的桥段:窘迫的处境、艰难的奋斗、痛苦的抉择、没完没了的倒霉事……然后便会出现戏剧化的一丝机遇……
可是,117分钟下来,许久不流泪的人,仍然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第二天,我把这部片子讲给别人听,别人被感动ing……
第三天,我跟一个小几岁的朋友说起这个电影,人家很有共鸣……
第四天,我组织公司所有同事看这个电影,所有人都被震动了……
此后,我常常建议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去看一看这部《当幸福来敲门》!我想在男人的字典里,没有什么词语比“创业”更让人热血沸腾了。
“安家,立业,平天下”中华民族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历来都倡导男儿志四方,把事业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之一。从古到今,从未改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先辈孟子却忠告我们,幸福,与艰辛一路同行。
像马德里瓦伦西亚火节到沙拉哥沙的比拉尔祭时的斗牛士,注定在众人的注视中,用智慧和勇气战胜被红布激怒的蛮牛,这时候,冒险胜过刺激。每个创业者,都是一个斗牛士。
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像今天一样的时代,有如此多的人在赞美创业精神,研究创业行为或投身创业的洪流中,创业不但是人们实现理想的途径之一,更是带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臣。
当我们每次披星戴月,风雨兼行,赶到不同的城市,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同的领导不同的掌门人,都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与我们分享他们在创业路上喜悦和心酸的心情故事:什么时候我们企业迈开了第一步,第一笔业务让我们激动了多久,什么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什么时候我们在同行中成为领头羊……让我们感同身受。
因此,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爱唱《在路上》: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歌声中,路上的风景,如电影画面,在我和我的同事们脑海里一格一格回放……
像Chris Gardner一样,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很短小的片段,那就是当幸福来敲门的刹那,惟有创业者,才能解读其中的密码。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