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棵树上吊死,软件战争(五)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最近因为腾讯入股金山,360拦截QQ管家等等消息,似乎3Q的二战又要爆发。实际上我觉得这次的战争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道理很简单,经历过一次即影响名声,又消耗资源的战争,他们都会感觉伤不起。而经过第一次的战争,剩余下来的用户已近基本上都是自己用户中的中坚力量,再打就是伤筋动骨,何况他们现在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应该不是如何再去用宣传去抢夺用户,而是用更好的服务来导向从而吸引用户去做什么来赚钱。
腾讯入股金山实际上也是巩固自己的用户资源,360的拦截也不过是在捍卫自己的用户来源。不过金山我感觉就好像是大将军何进非要召唤董卓,这样的合作真的很可怕。现在的金山的策略很奇怪,各个大公司都是在把自己的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到一块推出,(比如google 甚至连名字都要统一为 google XXX)而金山非要各个部门独立MBO,难道金山的内部早就隔离开来了?如果真的这样,金山的三国时代真的可能不远了。
这些天用新浪的微博桌面客户端(声明啊:我真不是打广告!),感觉很没有讨厌的广告,也没有其他的插件。虽然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保持,但是我有一个建议: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也就是不要总是捆绑一些用户讨厌的应用,你大可以发布不同的版本或者插件系统让有需要的用户自己去添加应用。这样更符合用户自愿的原则,也不至于招致抱怨,甚至以此为借口的打击。腾讯的精简版本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其他人做了。
整合在一方面来说有很多好处。在宣传上他可以让用户知道自己更多的服务,做一部分导向从用户资源赚钱,同样的也有很多的坏处,让人感觉很繁琐,甚至设计不好的架构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与其在中庸中抉择,不如在两极间徘徊,让喜欢中庸的人自己选择。
微博现在已经是个很为人熟知的平台,从国外飘扬过海来到中国,有时候我们总有种感觉,为什么这样的东西总是被外国人先掌握?我们的国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公司有创新院,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一些软件创新的东西?我觉得根本在于他们太注重细节,忽略了根本的东西,我觉得创新院得人应该多做做头脑风暴,发散下思维,尤其是从哪些根本的地方着眼。比如说微博,他是一个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传播上说他就像个蒲公英,随风传播到四方,再在四方生根发芽,再传播,简单些可能是漂流瓶,一个人扔一个瓶子,点对点,复杂的,一个人扔好多个,被砸破头的那个主再扔个十七八个。
现在有很多微博的粉丝有成千上万的,一方面,他们发一些有意思的图片,消息保护自己的消息不会减少,另一方面,这些蒲公英下面长着一些苍耳,宣传他们的产品网站或者应用。其实,这样的传播方式我们好像都学到过,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我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很多的东西都是相似的,只是我们很少把他在某一方面特例化出来。我觉得我们的创新院里的创新者们,没必要都是多么牛逼的程序员,有过多么辉煌履历的高级人才。有些不起眼、但是爱思考的人才是创新者最需要的。苍耳软件战争(五)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在一棵树上吊死蒲公英苍耳软件战争(五)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在一棵树上吊死
Tags:  一棵树战争 吊死一棵树 吊死在一棵树 一棵树上吊死 在一棵树上吊死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