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以前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色彩的基础知识色系和色调,今天我们接着讨论一些关于色彩的知识补充,然后讲解现实中几种事物的色彩处理方法。
一、色彩知识的补充
(一)、色彩和面积的关系
色彩构成中,色彩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色彩意向的传达。例如红色,当它的用色面积只占画面的20%时,在作品中起到了点缀作用(如图1)。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1
如果用色面积占到90%时,那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如图2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2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主色调,在这里用色面积大的颜色就是所说的主色调。在一个作品中所用的色调不变,只改变各种色调作占的比例,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从以上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色彩的使用技法——变换色调。这种方法很简单,大家可以自己试试,变换作品中面积不同的色调,得到另一种风格的作品。如图4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4
除了变换色调的方法,还可以总结出另一种方法——改变主色调的位置。在一个作品中,不一定只有一个用色面积大的色调,比如红色占了40%、黄色占了30%,或者还有其它色调也占用了大面积。这种情况,主色调实际上就不是一种颜色了。如图5,两幅图的结构是一样的,有多个主色调,我们随意改变色调的位置,两幅图效果大不相同。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5
如果一个作品中的两个颜色、或多个颜色的用色面积是一样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等面积色调。如图6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6
 (二)、色彩的色线
色线的概念怎么理解呢可以简单的说,由于色面的衔接,可以引起视觉上产生的色线幻觉。如图7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7
上图中,只有红、黑两个色面,但在它们衔接的部分感觉就是一个线条,将它们划分为左右两块。视觉上中间有一条线,实际上我们在作图时并没有特意画一条线。有些画面有一个主色调,但给它赋予了背景色,背景色可以称为补色。当补色相互衔接的时候也暗示了色线。如图8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8
如果使用的颜色过多,可以产生更多视觉上的色线效果。通过对色线概念的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它和我们平时在平面设计中使用的轮廓线要加以区别。色线只是视觉上的效果,实际上不存在。轮廓线是我们画的,实际上是存在的。如图可以看到两种线条的效果。这两种线条,有时候视觉上的区分很微秒不易引起注意,如图9,可以看到两种线条。
色彩系列教程(3):实际运用
图9 二、色彩的实际运用
我们在平面设计中,往往通过色彩来实现某种效果。除了前面几期我们介绍的各种色调之外,实际上现实中的某些事物具体在色彩体系中是没有固定色调可循的。有的事物甚至自身根本不带颜色,是借助其他事物为媒介使我们感觉它有颜色,它存在的。例如皮肤的颜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固定的色彩。水,自身根本没有颜色。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只有依照设计、绘画用色的一些常规方法、用色时需要考虑的基本条件来作处理。
(一)、寻找皮肤色
在平面设计中、绘画中最难处理的是皮肤色。如果从真实皮肤的色彩看,颜色中能符合这种微妙程度的色调极少。皮肤下的静脉、动脉及其肌肉、脂肪给肤色造成了不均匀的外观表现。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独有的皮肤颜色,再加上皮肤还会受到光线或温度的影响。绘画中被经常用来表现大部分肤色的肉色是—种合成色,是在银白和朱红里添加进了黄。如图10中的卡通人物,其肤色使用了我们绘画中所谓的肉色,和真实的人物皮肤完全不同。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