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SUN基础知识

=postbody>.SUN发展简史
()硬件体系
( 2)软件Software体系
2. PROM状态命令和参数
()指令集
( 2)环境变量
3.系统安装
4.UNIX 命令
()基本命令
1.ls 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
2.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
3.pwd 显示当前路径
4.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
5.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6.rm 删除文件
7.mkdir 创建目录
8.rmdir 删除目录
9.cp 文档复制
10.mv 文件移动
11.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12.find 文件查找
13.man 随机文档
14.vi 编辑器
( 2) 增强命令
1.ln 文档连结
2.grep 搜索
3.fgrep 搜索
4.file 显示文件类型
5.df 比较文档或目录的区别内容
6.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
7.ftp 远程文件传输
8.telnet 远程终端访问
9.IO 重新导向
第 2部分 SUN系统管理
5.用户管理
() 用户基本知识
1.文件信息
2.缺省权限
3.系统安全文件
( 2)相关命令
1.chmod 改变文档或目录的属性
2.chown 改变文档或目录的拥有权
3.chgrp 改变文档或目录的群组拥有权
4.touch 改变文档或目录的最後修改时间
5.who 查看系统注册用户
6.id 查看当前用户用户号和组号
7.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
8.su 转换用户
( 3)SHELL特点
1. s olaris 3类shell
2. B shell
3. C shell
4. dtterm
( 4) 创建删除用户帐户
6.文件系统管理
()硬盘和文件资源
1. 逻辑硬盘设备命名约定
2.dmesg命令
3.showrev 命令
( 2)硬盘分区
1.format实用
2.fs 创建文件系统
3.fsck 修复文件系统
( 3)挂接文件资源
1.mount 文件系统挂接
2.df 显示文件系统所占用硬盘空间
3.umount 摘下文件资源
( 4) 自动挂接文件资源
( 5)NFS资源
1.share,shareall 共享文件资源
2.dfshares 显示远程机共享资源
3.mount 挂接远程文件资源
4./etc/dfs/dfstab 自动挂接
( 6)卷管理
( 7)自动安装文件系统
7.进程管理
1.ps 显示进程号
2.kill 清除进程
3.nohup非挂起运行
8.软件Software包管理
1.pkginfo 显示软件Software包信息
2.pkgadd 增加软件Software包
3.pkgchk 校验软件Software包安装
4.pkgrm 删除软件Software包
5.spooling 软件Software包转储
9. 数据备份和传输工具
() 数据设备名
( 2) 数据备份命令
1.ufsdump命令
2.ufsrestore命令
3.tar命令
4.cpio命令
5.compress,uncompress,zcat 命令
6.mt 命令
7.dd 命令
8.异地使用磁带机(必须为可信任用户,)
十.改变运行等级
()系统引导
( 2)系统操作等级
1. 运行等级介绍说明
. 显示运行等级
3.关闭系统原因
4.关闭系统(shutting down)
( 3)例子:
1.增加个磁带机并完成重新配置引导:
2.从挂起工作站上恢复
3.从轻微问题中恢复
4.从重要问题中恢复
第 3部分 网络配置
.网络应用配置
() 网络基本配置文件
( 2) 远程访问命令
( 3)访问鉴别相关文件
( 4)网络监控
1.rusers 标识网络上注册用户
2.rup 标识网络上主机
3.ping 检测主机连接状况
4.netstat 显示和网络有关各种数据结构
5.config 显示网络接口
6.route 路由设置
7.arp 反响解析
8.nfsstat 监控NFS
第 4部分 系统应用
十 2.图形窗口配置
1.双屏配置
2.显卡分辨率调整
3.XWININFO 分辨率确认
4.XHOST XSERVER访问控制
5.OPENWIN
6.CDE桌面
7.终端窗口控制
十 3.系统统计
1.PRTCONF 系统信息
2./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 -V
3.SYSDEF 系统信息
4.EEPROM 显示机器IDPROM变量
5.VMSTAT 监视CPU和内存
6.MPSTAT 监视多个CPU状态
7.IOSTAT 监视磁盘状态
8.UPTIME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以及在过去15分钟内系统负载情况

部分 Sun基础知识
.Sun发展简史
()硬件体系

年限 产品 特征
81--89 Sun1/2/3 CISC Motrala 680x0系列
89--94 Sun4/60 sparc1 65 sparc1+70 sparc2Server :, Sun/290/670/690 Risc sparc
93--96 Sparc10/20Server: 1000/2000 SuperSparc
96--97 Ultra1(140/170/170E/200E)Ultra2 Server :, E150,E3000 UltraSparc,Sbus总线,UltraSCSI接口UPA接口
98--99 Ultra5 Ultra10 UltraSparc,PCI总线,IDE接口
Ultra30 Ultra60Server :, E250,E450 UltraSparc,PCI总线,UltraSCSI接口UPA接口
( 2)软件Software体系

版本 特征
Solaris 1.x SunOS 4.1.3(BSD)+OpenWindow 3.0
Solaris 2.x V 32bit
2.5.1 SunOS 5.5.1 +OpenWindows CDE1.0.2
2.6 SunOS5.6+CDE1.2.1+Mot1.2.6
Solaris 2.7(7) 64 bit SunOS7+CDE1.3+Mot2.1.0 logging UFS

2. PROM状态命令和参数
()指令集
格式: OK> 指令
命令 介绍说明
1.banner 显示当前机器配置状况CPU,内存,hostid,EtherNet
2.probe-scsi 显示内部SCSI通道所挂接设备
3.probe-scsi-all 显示所有SCSI通道及所挂接设备
4.probe-ide 显示所有IDE通道及所挂接设备(针对U10,U5)
5.devalias 显示设备别名如 cdrom,disk,disk0,disk1等
6.prenv 无参数显示环境变量或
参数为环境变量名 如: prenv auto-boot?
7.env 设置环境变量如: env auto-boot? false
8.-default 恢复环境变量预定值 如:-default auto-boot?
9.-defaults 恢复所有环境变量预定值
10.boot device option 启动主机设备别名: cdrom 或 disk设备名: /pci@1f,4000/scsi@3,1/disk@6,0:foption -r 设备配置 -s 单用户
11.eject cdrom|floppy 弹出cdrom或floppy
12.re 复位
13.test net
14.watch-net-all
15.show-devs

( 2)环境变量
变量名 介绍说明
1.auto-boot? 预定值=true 自动启动 =false 进入PROM状态
2.diag-switch? 预定值=false启动状态,启动设备名为boot-device =true 诊断状态,启动设备名为diag-device
3.boot-device 预定值=disk
4.diag-device 预定值=net
5.tpe-link-test? 网络检测 =true 检测网络(部分机器具有此变量)
3.系统安装
() 等待显示器点亮瞬间按STOP+A键(先按住STOP再按A)
等待出现OK状态
OK> probe-scsi <-检测SCSI设备至少应有
0号(HD)1号(HD)6号(光驱)设备
OK>boot cdrom
( 2) 系统启动后等待安装界面
I . system identication下述步骤为简略介绍说明
1. 安装界面语言选择默认为English
2. 输入主机名(hostname),可输入原主机名
3. 选择是否有网络选择Yes
4. 输入IP地址可输入原IP地址
5. 名服务(name service),选择No
6. 子网(system part of subnet)选择No
7. 指定时区 Asian,Eastern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8. Date and Time
II. 系统安装
1. Allocate Client Service,默认为无continue
2. Select Languages , continue
3. Select Software , 选择 Entire Distribition plus OEM support,continue
4. Select Disk , available disk select disk
C0t0d0
C0t1d0 c0t1d0
Select Root location -> c0t1d0
5. preserve data ,默认为不保留continue
6. Automatic layout File system 选择Manual layout
7. Customize
0 / 900
1 swap 300
2 overlap 4200(硬盘预定值)
3 /space 3000
*32bits SPARCs root partition must smaller than 2GB
*and old PROMS(revision 2.5 or less) root partition must smaller than 1GB
8.Mount remote file system ,默认为无continue
9.Begin
9. Auto reboot
Unix文件系统初步介绍:
unix基本是由个核心(kernel)再加上各个大小功能区别和文档组成UNIX整个文件系统是长在”root”的下”root”是说法就路径表示法是“/”(这跟DOS)区别DOS根路径是用”\”表示下面是比较重要目录
/bin binary缩写为和旧系统兼容bin为指向/usr/bin连接
/dev device缩写包含了UNIX设备文件
/etc et cetera缩写包含了系统管理所许文档和目录
/home 般规划用于使用者家目录
/lib library缩写和/bin已经挪至/usr/lib,此处是个link
/losts+found 这个目录为空但当系统故障如停电造成非正常关机当重新启动机器时有些无法归属文档放于此处
/tmp temporary缩写用于放置临时文件系统开机自动清除
/var various 缩写
/var/adm 系统信息及统计数据
/var/spool 文件打印及mail
/var/tmp 和/tmp类似公用临时区但不自动清除需系统管理员维护
/usr user缩写
/usr/bin 存放大多数指令
/usr/ 头文件
/usr/lib 库
/usr/ucb BSD系列指令
usr/man UNIX命令手册
4.Unix 命令
()基本命令
1.ls 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
命令格式:ls [option] file
option:
-l 显示详细列表
域1 :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
域2 :文件连接数
域3 :文件所有者名字
域4 :文件用户组名字
域5 :文件长度
域6-8 :最近修改日期
域9 :文件名
-a 显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以. 起头文件名)
-R 显示文件及所有子目录
-F 显示文件(后跟*)和目录(后跟/)
-d 和l选项合用显示目录名而非其内容
2.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
注意目录分隔符为“/”和dos相反
命令格式:cd dirname
3.pwd 显示当前路径
4.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
命令格式:cat filename
5.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命令格式:more filename
6.rm 删除文件
命令格式: rm [-r] filename (filename 可为档名或档名缩写符号.)
例子 :
rm file1 删除档名为 file1 的文档.
rm file? 删除档名中有 5个前 4个为file 的所有文档.
rm f* 删除档名中以 f 为字首所有文档.
rm -r dir1 删除目录 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及子目录.
7.mkdir 创建目录
命令格式: mkdir [-p] directory-name
例子:
mkdir dir1 建立新目录 dir1.
mkdir -p dir/subdir 直接创建多级目录
8.rmdir 删除目录
目录必须首先为空
命令格式: rmdir directory
9.cp 文档复制
命令格式: cp [-r] source destination
例子:
cp file1 file2 将文档 file1 复制成 file2
cp file1 dir1 将文档 file1 复制到目录 dir1 下文件名仍为 file1.
cp /tmp/file1 . 将目录 /tmp 下文档 file1复制到现行目录下
档名仍为 file1.
cp /tmp/file1 file2 将目录 /tmp 下文档 file1现行目录下档名
为file2
cp -r dir1 dir2 (recursive copy) 复制整个目录.
若目录 dir2 存在则将目录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
复制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dir1.若目录dir2不存在
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复制为目录 dir2.

10.mv 文件移动
命令格式: mv source destination
例子:
mv file1 file2 将文档 file1更改档名为 file2.
mv file1 dir1 将文档 file1移到目录 dir1 下档名仍为 file1.
mv dir1 dir2 若目录 dir2 存在则将目录 dir1及其所有档
案和子目录移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 dir1.
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
目录更改为目录 dir2.

11.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命令格式: du [-sk] directory
例子 :
du dir1 显示目录 dir1 总容量及其次目录容量
du -sk dir1 显示目录 dir1 总容量,以k s为计量

12.find 文件查找
命令格式: find dir -name filename command
例子:
find . -name hello -pr 寻找目前目录及所有子目录内叫
hello文档.
find . -ctime +7 -pr 找出 7天内未被更动文档
find . -size +2000m -pr 找出大小超过2000 s文档
find /tmp -user b1234567 -pr 在/tmp下属於b1234567文档
find . -name '*.c' -exec rm {} 删除所有.c档
find . -name test\* -pr 显示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文件名前4
位为test文件名
13.man 随机文档
例子:
man ls | col –b >ls.txt 生成文本文档
catman –w –M /usr/man 生成索引关键字
man –k keyword 关键字查找
man –s number word 区别系统类别
example: man –s 3s prf
14.vi 编辑器
命令状态:
j,k,h,l:上下左右
0: 行首
$: 行尾
i,I :插入命令i 在当前光标处插入 I 行首插入
a,A:追加命令a 在当前光标后追加A 在行末追加
o,O:打开命令o 在当前行下打开O在当前行上插入
r,R :替换命令r 替换当前光标处R从光标处开始替换
数字s: 替换指定数量
x: 删除光标处
dd: 删除当前行
d0: 删除光标前半行
d$: 删除光标后半行
ctrl+f :后翻页
ctrl+b:前翻页
G : 文件尾
数字G: 数字所指定行
/ 查找
n 继续查找
N 反向继续查找
% 查找对应括号
u 取消上次操作
ex命令状态
: number 显示行号
: smd 显示显示状态
:0 文件首
:1,5 copy 7 块拷贝
:15 del 块删除
:15 move 7 块移动
:1$s/1/2/g 全文件查找1并替换为2
:wq! 存盘退出

( 2) 增强命令
1.ln 文档连结
命令格式:ln [-s] oldname name
文档可拥有个以上的名称可将文档做数个连结.
个符号链是指向系统另个文件特殊文件当访问这种文件时它里面存放着
个路径名该路径名用来引导用户到卡符号链所指文件或目录
例子 :
ln -s file1 file2   将名称 file2连结至文档 file1.

2.grep 搜索
命令格式:
grep filename
寻找字串思路方法很多比如说我想找所有以M开头行.此时必须引进pattern
念.以下是些简单□例以及介绍说明:
^M 以M开头^表示开始意思
M$ 以M结尾$表示结束意思
^[0-9] 以数字开始内可列举字母
^[124ab] 以1,2,4,a,或b开头
^b.503 句点表示任字母
* 星号表示0个以上字母(可以没有)
+ 加号表示1个以上字母
\. 斜线可以去掉特殊意义
<eg> cat passwd | grep ^b 列出大学部有申请帐号者名单
cat passwd | grep ^s 列出交换学生申请帐号者名单
cat passwd | grep '^b.503' 列出电机系各年级...
grep '^\.' myfile.txt 列出所有以句点开头

3.fgrep 搜索
命令格式:fgrep file
4.file 显示文件类型
命令格式:file fileall
文件类型为shell script,ELF 32bit,ASCII text,data or tar file
5.df 比较文档或目录的区别内容
命令格式:df [-r] name1 name2 ( name1 name2 可同时为档名或目录名称.)
例子 :
%df file1 file2
比较文档 file1 和 file2 内各行的区别处.
%df -r dir1 dir2
比较目录 dir1 和 dir2 内各文档的区别处.
6.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
命令格式:cmp file1 file2
7.ftp 远程文件传输
命令格式: ftp [hostname|IP address]
在进入 ftp 的後如果和 remote host 连接上了它将会询问你 username
和密码如果输入对了就可以开始进行文档传输.
注意:如用户无密码无法注册
(1) ftp 命令
ascii 将传输模式设为 ascii 模式.通常用於传送文字档.
binary 将传输模式设为 binary 模式通常用於传送执行档压缩档和影像
cd remote-directory 将远程主机上工作目录改变.
lcd [ directory ] 更改本地主机工作目录.
ls 列出远程主机上文档.
get remote [ local-file ] 取得远方文档.
mget remote-files 可使用通用字元次取得多个文档.
put local[ remote-file] 将本地主机文档送到远程主机.
mput local-files 可使用通用字元次将多个文档放到远程主机上.
help [ command ] 线上辅助指令.
mkdir directory-name 在远程主机创建个目录.
prompt 更改交谈模式若为 _disibledevent=>语言环境:LANG=C;export LANG
执行路径:PATH=$PATH:/usr/bin:. ; export PATH
显示终端:DISPLAY=host:0.0;export DISPLAY
(2) 环境文件
.profile
3. C shell
(1) 变量设置
定义变量
env 定义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和变量区别的处在于环境变量可以影响子进程)
例子: 终端类型:env TERM=vt100
提示符: prompt=”I love unix>”
路径变量: path=($path /usr/bin .)
显示终端:env DISPLAY host:0.0
共享库: env LD_LIBRARAY_PATH /usr/dt/lib:/usr/openwin/lib
(2) 环境文件

.login .cshrc
(3) 脚本语言
事例1: 更换后缀
foreach file (*.ab)
base=`basename $file .ab`
mv $file $base.cd
end
事例2:简单循环
@ cnt = 1
echo I will count from 1 to 100
echo and pause at every ten numbers for confiumation to continue
echo -n Press an key to start: #显示数据后不回车
key = $< #接受输入
while ($cnt < 101)
echo This is $cnt
(`exp $cnt % 10` 0 ) then
echo –n “continue or not(Y/N)”
key = $<
($key ‘n’) exit
end
@ cnt 1 # 变量cnt 加 1
end
echo DONE
4. dtterm
.dtprofile 通用桌面环境设置选项
( 4) 创建删除用户帐户
1. 图形化管理工具
admool

2. 型用户管理
useradd ,usermod
6.文件系统管理
()硬盘和文件资源
硬盘和CD-ROM设备使用块设备接口.硬盘设备文件存储在/dev目录下.
设备文件存于rdsk子目录下块设备文件存在dsk子目录下.

SCSI-1 3-5MB/S
SCSI-2
WIDE SCSI-2 10MB/S 15
FAST SCSI-2 10MB/S
FAST WIDE SCSI-2 20MB/S
SCSI-3 32
ULTRA SCSI(SCSI FAST-20) 20MB/S(SCSI-3子集)
ULTRA WIDE SCSI 40MB/S
差分SCSI 25米(普通3米)

1.逻辑硬盘设备命名约定

/dev/[r]dsk/cwtxdysz
例子:
/dev/dsk/c0t3d0s0
cn:controller number 控制器号标识被硬盘控制加到系统上逻辑顺序.c0代表第个硬盘控制器c1代表第 2个硬盘控制器类推.
tn:target number 目标号是位于控制器内地址通常在外围设备背面能找到目标号.
dn:disk number 对当前SCSI控制器硬盘驱动号总是0.
sn:slice or partition numer 片或分区号标识硬盘分区.

2.dmesg命令
dmesg命令用例子名和物理名来标识连到系统上设备.dmesg命令也显示系统
诊断信息、操作系统版本号、物理内存大小以及其他信息.
例子:
下面输出信息是从前面dmesg例子输出信息中提取出来标识着连到系统上
硬盘设备.
对每个硬盘设备输出 3行信息分别表示:
1. 硬盘例子名.
2. 硬盘物理设备名.
3. 硬盘市场名和硬盘外形信息特征.
硬盘逻辑设备名是对硬盘物理设备名符号连接.硬盘例子名是对物理设备命
内核缩写.Solaris命令不用此来表示硬盘.
3.showrev 命令
( 2)硬盘分区
利用在设备目录下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对硬盘进行访问.然而硬盘不
是由用户直接访问是通过分区对它进行访问分区由设备目录下设备文件来
表示.“片”是“分区”种说法 .
分区是管理数据个方便思路方法.重要系统文件和可以存在个分区
而用户产生文件放在另个分区.它保持区别类型数据在区别分区.这使系统
管理员能灵活地利用数据或使用区别备份机制.用户数据每天都发生变化
系统管理员应每天作备份.而重要系统数据不是经常变化也就不需经常做备份.
由Sun提供硬盘分区可多达8个用1-7标识.
分区2表示整个硬盘.
分区5表示/opt文件系统此文件系统用来存贮那些未随操作系统
起提供软件Software.
分区6 是/usr分区此文件系统包含那些只能在某些类型系统上运行文件
(如SPARC executables)和些能在所有系统类型上运行文件
(如联机手册放在/usr/share目录下).
分区7文件系统称为/export/home.这是挂接用户主目录挂接点.
硬盘分区通过在/dev目录下逻辑设备文件加以访问.如/dev/dsk/c0t0d0s0表示
在第个硬盘上分区.
1.format实用
format个硬盘维护工具由系统管理员使用完成以下任务:
· 重新格式化硬盘.
· 改变分区大小.
· 修理和分析硬盘扇区.
其类似于DOS中fdisk命令
part 标识分区号0-7.
tag 显示分区标签分区标签用于标识该分区所用(root,usr,home,交换区).
flag 显示分区标志用以标识访问权限.
cylinders 显示起始和终止柱面号.
size 按定方式以Ms或Gs为单位显示分区大小.
blocks 按柱面数、磁头数和扇区数来标识分区大小.

2.fs 创建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fs raw-device 等同于DOSformat命令
例子:fs /dev/rdsk/c0t1d0s0
3.fsck 修复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fsck raw-device 等同于DOSchkdsk命令
例子:fsck /dev/rdsk/c0t1d0s0

( 3)挂接文件资源
1.mount 文件系统挂接
本地或远程文件资源被接到根文件层次看起来就象是个单文件系统.这个
连接操作称为“挂接”利用mount命令完成 文件资源挂接到根文件层次目录
称为挂接点.在挂接命令前挂接点必须存在.
命令格式:
mount file_name mount_po
没有选项mount命令显示当前已挂接文件资源.
例子:
# mount /dev/dsk/c0t3d0s0 /export/home
监视文件系统

2.df 显示文件系统所占用硬盘空间
df -k命令按Ks显示可用硬盘空间总量和已用硬盘空间.
各域含义为:
Filesystem 被挂接文件系统.
Ks 按K计算文件系统大小.
Used 已用数量(Ks).
Avail 可用数量(Ks).
Capacity 已用百分比.
Mounted _disibledevent=>8.异地使用磁带机(必须为可信任用户,参见11.3)
(1)备份数据至异地磁带机
tar cvf - dirname|rsh remote dd of=/dev/rmt/0
(2)从异地磁带机读取数据
rsh remote dd =/dev/rmt/0|tar xvf -
十.改变运行等级
本章介绍基本系统操作模式、启动和关闭系统过程等.
关闭系统有几种情况系统可以彻底关闭或转入个中等等级以便完成诸如备份的类维护工作.
()系统引导
启动和关闭系统是系统管理个重要部分.
启动(或引导)系统是指操作系统部分被装入内存并开始化自身.由于系统必须“由自身自举来将自己提起”所以称为引导或自举.
系统引导后可用内存和硬盘设备都被确定下来.系统挂接/(root)文件系统并开始重要系统处理(如init,sendmail等).然后使得用户可用注册.
由/sbin/init进程启动系列shell脚本完成以下任务:
1. 设定系统宿主名.
2. 执行文件系统检查(fsck).
3. 启动守护和网络服务.
旦脚本执行完毕系统处在等级3.
有时系统管理员必须修改启动shell脚本以便开始新增加服务.
( 2)系统操作等级
1. 运行等级介绍说明
在Solaris 2.x环境中有8个系统运行等级这里涉及到4个等级:
(1) 运行等级3
运行等级3也就是完全多用户模式.这是系统缺省运行等级也是系统缺省状态所有系统处理均被执行文件资源可用挂接用户可用注册.
(2) 运行等级s,S
运行等级S是单用户模式个特殊运行等级.操作系统正在执行但是所有用户均被注销大多数系统处理如打印、邮件等都没有执行.只有个用户即超级用户向系统注册.运行等级S对执行备份是很方便没有用户注册所以所有数据都是稳定. 系统由shutdown命令带入运行等级s,S.
(3) 运行等级0
该等级关闭(shutdown)系统至PROM等级所以此等级对于关电源是安全.
(4) 运行等级5
该等级关闭(shutdown)系统至关电源状态.
(4) 运行等级6
运行等级6用于关闭(halt)系统至等级0并重新引导至等级3.
2. 显示运行等级
who -r命令可以显示系统运行等级.
$ who -r
run-level 3 Feb 6 15:46 3 2 S
在此例中系统在缺省等级3.其他域表示:
Feb 6 15:46 最后次运行等级改变日期和时间.
3 当前运行等级.
2 最后次再引导后在此运行等级次数.
S 前运行等级.
3.关闭系统原因
(1)SunTM工作站设计为大部分时间是工作时间.但也有必须关闭系统时候
运行 等级S用于系统维护如完成备份等.这系统等级变化仍被认为是关闭.
(2) 改变个系统配置如增加或删除某个磁带机或CD-ROM机.
(3) 改变系统硬件配置如增加或去除个CPU板子.
(4) 从极端情况恢复假如个挂起工作站对所有恢复工作都不反应可能
就必须关掉电源重新开始.
4.关闭系统(shutting down)
关闭系统方式根据关闭原因而区别.执行关闭有是为了转至执行等级S是要停止操作系统并关闭设备电源.
(1) /usr/sbin/shutdown –gtime –ilevel -y
(2) init 0
(3) halt
(4) STOP+A ; sync
(5) 关闭电源
紧急情况按Stop_A , 如Stop_A不起作用则将设备电源关闭再打开.这是
极端情况.这两种思路方法不是干净关闭是突然关闭仅在紧急情况使用.

( 3)例子:
1.增加个磁带机并完成重新配置引导:
(1)成为超级用户并确认在/(root)目录下.
(2)键入touch命令:
# touch /reconfigure
(3)键入如下关闭命令:
#halt
(4) 关闭设备电源.
(5) 增加磁带机.
(6) 给设备通电.

2.从挂起工作站上恢复
挂起工作站对所有键入命令无反应时用以下过程恢复:
(1) 按下Stop_A放弃系统并移至PROM监控等级提示符为: > 或ok
(2)键入sync命令来同步磁盘.
(3)旦看见“Syncing file system ... done”信息再按下Stop_A.
(4)发出boot命令来返回至多用户模式.
3.从轻微问题中恢复
如/etc/default/login登记项阻止超级用户注册也没有用户帐号可以注册可采用以下步骤恢复:
(1) 按Stop_A放弃系统并移至PROM监控等级.
(2) 输入sync命令来同步磁盘.
(3) 旦看见“Syncing file system ... done”信息再按下Stop_A.
(4) 发出boot -s命令至执行等级S.
ok boot -s
(5) 修改/etc/default/login文件以使得root可以注册.
# cd /etc/default
# vi login
(6) 按Control_D进入运行等级3.
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会被提示要输入root口令.

4.从重要问题中恢复
如果你忘记了root口令或是在/etc/passwd文件中root项无效则可用以下步骤恢复:
(1) 从Solaris 2.x安装CD-ROM盘上作单独引导.
# boot cdrom -s
(2) 如需要可设置终端类型.
#TERM=sun; export TERM
(3) 挂接适当文件系统并编辑passwd和shadow文件.
# cd /
# mount /dev/dsk/c0t3d0s0/mnt
# cd /mnt/etc
# vi shadow
(4) 卸下文件系统.
# umount /mnt
(5) 重新引导系统.
# reboot

第 3部分 网络配置
.网络应用配置
() 网络基本配置文件
1./etc/hosts 主机名解析
2./etc/hostname.hme0 网络接口名
可通过创建hostname.hme0:1,构造第 2网络接口
3./etc/netmasks 网络掩码
4./etc/inetd .conf 服务项目定义
可通过注释服务行,以取消该种服务
( 2) 远程访问命令
1. rlogin 在远程机上注册
命令格式 : rlogin hostname -l username
2. rsh 在远程机上执行
命令格式 : rsh hostname -l username order
3. rcp 在远程系统的间拷贝文件
命令格式 : rcp host:filename filename
( 3)访问鉴别相关文件
当rlogin,rsh,rcp命令时有几个文件对网络安全是很重要.
1. /etc/passwd
如远程系统口令文件有本拥护登记项否则必须使用 [-l] 选项以指明区别用户
2. $home/.rhosts
rlogin,rsh,rcp首先检查用户主目录下.rhosts文件如主机及用户被列在文件中则此用户为可信任主机不需口令即可登录如远程鉴别失败则正常询问口令
3. /etc/.hosts.equiv
作用和.rhosts 文件类似文件中列出用户对于本机为可信任用户
不需口令即可登录(除超级用户)
4. /etc/default/login
CONSOLE=/dev/console(default) root用户只能在本机登录
CONSOLE=- 禁止以root用户登录
#CONSOLE=/dev/console 对登录无限制
( 4)网络监控
1.rusers 标识网络上注册用户
命令格式:rusers -la
2.rup 标识网络上主机
命令格式:rup
3.ping 检测主机连接状况
命令格式:ping [hostname|IP address]
4.netstat 显示和网络有关各种数据结构
命令格式:netstat -[r| i]n
-r :显示路由信息
-i :显示接口信息
5.config 显示网络接口
命令格式:config -a
其中 lo0: 本机自回馈接口
le0: 10M接口
hme0:100M接口
hme1:第 2100M接口
qe0-qe3:4端口网卡
6.route 路由设置
命令格式:route [add|delete] 设置网络路由
defaultrouter <-缺省静态路由
7.arp 反响解析
命令格式:arp -[a|s]
arp –a 显示当前IP-MAC信息对应表
8.nfsstat 监控NFS
-s server
-c client


gateway :
norip ipdptp0
no router
defaultrouter

rpcinfo –p

第 4部分 系统应用
十 2.图形窗口配置
1.双屏配置
(1) 命令行:/usr/openwin/bin/openwin -dev /dev/fb0 -dev /dev/fb1
(2) CDE配置文件:/usr/dt/config/Xservers
2.显卡分辨率调整
(1) ffbconfig # creator ,creator3d
(2) m64config # PGX8,24
(3) afbconfig # m3,m6
命令格式:order -res mode
mode : ? 或 1280x1024x76
查看配置: order -prconf
3.xwininfo 分辨率确认
4.xhost xserver访问控制
命令格式: xhost + #使能客户访问

5.openwin
/usr/openwin/lib/openwin-init $home/.openwin-init
/usr/openwin/lib/openwin-menu-programs
6.CDE桌面
/usr/dt/cong/C/dtwmrc
详细资源 man dtwmrc
.cde日志
$home/.dt/errorlog; $home/.dt/startlog;/var/dt/Xerrors
.双屏定义第 2工作台
Keys DtKeyBindings
{
MetaRight root|icon|window f.next_workspace
MetaLeft root|icon|window f.prev_workspace
}
.Menu DtRootMenu
{ “WorkSpace” f.title
“Cmdtool” f.exec “/usr/openwin/bin/cmdtool”
}
7.终端窗口控制
erase ^H r ^C kill ^U start ^Q stop ^S susp ^Z
定义方式:stty erase ^H
*注 此功能在rlogin,telnet远程服务器后常需使用
十 3.系统统计
1.prtconf 系统信息
prtconf –V 显示OBP版本
2./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 -v
显示系统信息(包括内存CPUOBP版本等)
3.sysdef 系统信息
sysdef –i 显示可调内核参数设置
4.eeprom 显示机器IDPROM变量
5.vmstat 监视CPU和内存

# vmstat
procs memory page disk faults cpu
r b w swap free re mf pi po fr de sr f0 s0 s1 s6 in sy cs us sy id
0 1 0 557136 11544 2 77 278 166 235 0 9 0 32 0 13 301 472 142 2 5 94
5. mpstat 监视多个CPU状态
6. # mpstat
CPU minf mjf xcal r ithr csw icsw migr smtx srw syscl usr sys wt idl
15 0 400 199 142 6 0 0 0 470 2 4 64 29

变量 介绍说明 变量 介绍说明
CPU CPU ID migr
Minf 轻微故障(minor faults) smtx
Mjf 重要故障(major faults) srw
Xcal 处理机间 syscl 系统次数
Intr 中断数 usr 用户时间所占百分比
Ithr 线程中断数(不包括时钟中断) sys 系统时间所占百分比
csw 上下文切换次数 wt 等待时间所占百分比
icsw 强制上下文切换次数 idle 空闲时间所占百分比

7.iostat 监视磁盘状态
# iostat
tty fd0 sd0 sd1 sd6 cpu
tin tout kps tps serv kps tps serv kps tps serv kps tps serv us sy wt id
0 69 0 0 0 326 32 76 0 0 4 193 13 70 2 5 65 29

tin us
tont sy
bps wt
tps id
serv


8.uptime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以及在过去15分钟内系统负载情况
# uptime
4:23pm up 1:15, 1 user, load average: 0.10, 0.13, 0.12





/etc/system
rstchown = 0 ;users can chown files
ngroups_max = 32 ;设置每个用户最大组数为32但可能引起NFS兼容问题
;典型NFS Servers
pt_cnt = <num> ;系统伪终端
hires_tick = 1 ;设置频率为1000
rlim_fd_max = 4096 ;设置文件描述符硬限制
rlim_fd_cur = 1024 ;设置文件描述符软限制
maxuprc = <num> ;设置每个用户最大进程数
maxnprocs= <num> ;设置最大进程数(当前最大为3000)
Tags:  综合基础知识 电脑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