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Facebook f8: Timeline 和 Social Apps 背後的意義

Facebook f8: Timeline 和 Social Apps 背後的意義facebook
Facebook 一年一度的 f8 开发者大会正在进行,Mark Zuckerberg 在开场的 keynote 宣布了两个重大发展 — Timeline 和 Social Apps。今天会有很多人新闻报导这两个大「新方向」的各种细节 (e.g.:TechCrunch, 联合新闻网),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介绍。
我今天想跟大家讨论的,是这两个发展背后的意义:
1. Timeline = 个人首页 → Blog 化、开放化
我认为 Timeline 是 Facebook 从「墙后花园」(Walled Garden) 跨出到「开放网络」(Open Web) 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们看到 Blogger、Wordpress、Tumblr 等「网志」、「轻网志」,和 Flickr、Instagram 等「相片分享」服务,一直在帮助人们用「内容」去表达自己。即使在 FB 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人们并没有停止使用这些服务,反而有更多人透过 FB 发现到存在在 Blogger、Wordpress 等这些网站的有趣内容。
所以 Facebook 想要改变这件事情,它想要人们把这些本来要张贴在 Tumblr、Instagram 的文章、照片,改放到 Facebook。他想要让 Facebook Timeline 成为你的「个人首页」,你表达自己的一个中心,所以你的朋友不用再从 Facebook 连到你的 Tumblr,去看你分享的东西。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要开放,因为无论是 WordPress、Tumblr、Flickr,都是「开放网络」的一部份,所以想要在「内容分享」上与这些服务竞争,那 Facebook 就必须要更开放。(现在就想试试 Timeline 的人,TechCrunch 上有教学)
2. 不只是「赞」→ FB 全面深入你做的每一件事
自从一年半前的 f8 宣告了 Open Graph 的到来之后,OG 的第一个重大功能:「赞」(Like Button) 彻底的改变许多人的使用习惯 — 现在看完文章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按赞,是不是有一点怪怪的。现在 Facebook 还要把这件事情再扩大,因为他们知道你看了 10 篇文章后,可能只有 1 篇会按赞,但另外这 9 个「阅读」,对他们而言还是很重要的资料 — 没错,Facebook 想要彻底的了解你。
Facebook f8: Timeline 和 Social Apps 背後的意義facebook
但如何做到,又不会让使用者反弹,是最大的问题,也因此他们非常巧妙的设计了这个系统。首先,就像玩 Facebook 游戏一样,第一次使用这些 Social Apps 网站、应用程序时,它们会跟你要求一次授权,然后从此你就不会再被通知。接着,为了吸引开发者支持这样的功能,他们把用户的 News Feed 整个改过,除了中间的 Top News ,也在右上角加上了 Ticker (跑马灯) 的功能。而这里,就是所有的开发者可以用来 SPAM宣传他们的 Social Apps 的地方。
有了这个诱因,像是 Spotify 这样的 Social Apps 将会录下你在他们的服务中的一举一动 — Jamie 听了这首歌、Jamie 看了那张专辑封面、Jamie 制作了这个播放列表,然后一五一十的送到 Facebook Ticker 里面,因为 Spotify 希望因此我的朋友会看到,然后被我影响而开始使用 Spotify,而 Facebook 呢?紧接着十分之一的「赞」之后,它现在连我听过什么歌、看过甚么文章、欣赏过什么电影,通通都知了。
3. FB 钟摆 → 请立即服用
自从 Facebook 平台化以来,他们就不断的在「让开发者送更多讯息到 News Feed」和「让 News Feed 更干净」两个冲突的价值观中摇摆,无法找到好的平衡点 — 如果不让 Apps 送讯息到 News Feed,少了病毒效应,开发者的意愿就会降低。如果让太多 App SPAMs,使用者就会反弹,就会开始少用 Facebook。
而这次,显然 Facebook 又再度摇摆到开发者那边,要让你们可以大量发送讯息,宣传你们的产品、服务。我认为这将会造就一些新的胜利者,例如他们主推的 Spotify,就很有可能因此成为 Social Music 的第一名。但根据过往的经验,这个窗口不会开太久,因为垃圾营销势力很快就会进驻,让 Tickers 充满 SPAMs,然后 Facebook 就又会开始摇摆它的政策。
所以如果你正在经营、开发跟内容、生活品味相关的 Apps,最好现在赶快支持 Social Apps,因为相信我,机会不会存在太久。
以上,就是这次 f8 我的一些感想,跟大家分享。篇幅关系还有很多点我没有提到,欢迎留言补充。
Tags:  facebook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