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启动浏览器社交平台双拳头:每年分成超1亿

UC启动浏览器社交平台双拳头:每年分成超1亿 6月9日消息,UC浏览器是存量,UC乐园是增量。UC优视正在打造手机浏览器+移动社交平台的“双拳头”战略,将浏览器APP化。未来两年,UC乐园力争每年为合作伙伴的分成达到1亿元。
更迭浏览器版本保存量
6月8日,UC优视宣布推出基于webkit内核的U3手机浏览器。相较市面其它外置浏览器,U3手机浏览器平均速度提速了60%。UC优视技术总裁梁捷表示,UC浏览器已经能做到把PC端网页流量压缩至85%左右。
据了解,UC浏览器已覆盖200多个手机品牌,3000款手机终端。截止2011年3月,UC浏览器用户约2亿、PV过700亿。
在早期,UC浏览器主要采取网盟的模式获取流量,通过WAP站积累用户。一是用钱买用户,一个从WAP站过来的用户大约1元钱;二是流量互换,即在UC浏览器内置导航推广,一个WAP过来注册的用户需要折兑30个PV。当流量上来后,UC浏览器的收入以导航竞价广告为主。但目前WAP站的市场增长近乎停滞,获取新用户越来越难,每用户获取成本接近4元。
此外,摆在UC浏览器面前的问题是,对智能手机用户而言,流量问题是否依然敏感?目前,Symbian用户多数套餐是15M、30M,而Android用户套餐基本上是300M以上。以新浪为例,单个网页流量接近1M,300M只够在1天访问10次这样的网站。
百度无线产品经理林路认为,用户对UC浏览器仍然有低流量的需求,不过在智能机时代,需求没有Symbian那么大,现在来看,Android或者iPhone用户30%到40%的时间在使用Wifi。
UC优视方面表示,UC浏览器在Android、iPhone、Symbian等智能平台的用户超过UC浏览器活跃用户的70%。其中,Android平台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在iPhone平台月活跃用户超400万。
事实上,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增长率已开始放缓。据易观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增长率从去年四季度的18%已下滑至13.8%。易观预计,未来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的增长将处于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活跃用户数增长率将处于10%-12%左右的区间。
UC优视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发展UC乐园拼增量
UC优视CEO俞永福用“战略”一词表述“UC乐园”。在UC浏览器的用户基础上,向智能机用户渗透。
2010年6月,UC优视推出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UC乐园。其产品包括LBS“地盘”,围绕图片、位置等手机特性的UGC产品“说说”,以及基于Flash的手机社交游戏商店。
UC优视产品副总裁李明远认为,“LBS服务的核心,第一是游戏娱乐,第二是周边信息的查询,第三是基于重复访问度高的地理位置,发展本地社交。”
而在游戏方面,以《罗曼人生》为例,该游戏发布于今年3月,4月用户就超过20万。目前日均活跃用户3.5万,付费用户比例超过日活用户的2.5%,人均ARUP值近30元。
李明远正按照“先娱乐、再社交,后生活信息服务”的设计思路打造UC乐园。截止2011年5月,UC乐园用户总量800万,月活跃用户突破600万,合作伙伴20余家,合作游戏近30款。
在社区开放合作方面,李明远透露,UC乐园将与合作伙伴55分成,同时还会拿出UC方面分成后的40%的收入用来激励合作伙伴。
俞永福毫不掩喻对UC转变为平台的渴望。他表示,“用户量超过1000万的应用,都能当平台,”而这也符合当下应用暨平台的发展趋势。
Frost & Sullivan中国区总裁王煜全则认为,分成比例不应由平台方一拍脑门儿说了算,UC未必就一定要五五分成,而应在合作双方的权责规定下去划分符合市场需要的分成比例。
反面的例子如中移动的“移动梦网”计划。2000年,中移动规定的分成比例为中移动与SP按照15:85分成,即15%为中移动收入(含坏帐风险),其余85%为SP净得。但在2005年,中移动调整新的分成比例,方案包括三种形式:中移动负责计费和支付,SP负责业务推广及售后,中国移动除了收取上网流量费外,按15:85分成;中移动负责SP的售后,双方按照3:7分成;中移动负责计费、推广及售后服务,SP只提供内容,双方按5:5分成,SP在计划的分成中扣除坏账费用才是实际拿到的收入。
未来两年,UC乐园计划发展用户3000万,李明远表示,UC乐园将每年为合作伙伴的分成达到1亿元以上。
未来:是浏览器还是APP?
浏览器还是APP?这是一个在业界颇为“古老”的争论。《连线》杂志发表过著名的《web已死》,而在国内,也不乏对该观点持有异议者。前盛大在线副总裁边江认为,“当 Web 可以实现 App 的大多数功能时,浏览器将会是唯一的容器,无论在手机还是在 PC 上。”
现在这个问题也同样摆在俞永福面前。在2G热潮时,UC优视抢先布局手机浏览器,跨平台发展,为用户节省流量;在智能机时代来临时,UC优视用UC浏览器为UC乐园导用户,通过UC乐园带增量;未来,是继续以浏览器为主导,还是等UC乐园的用户量足够大后,把UC乐园打造为应用平台,作为主要的用户入口?
在Html5技术的支持上,浏览器的表现能力无疑将更强。此外,对于市面上越来越多的移动智能终端,浏览器并不需要像APP那样复杂地做逐一适配。
但仅就目前来讲,APP正以与硬件结合的完美本地体验侵蚀着用户在浏览器的使用时间。在2G时代,UC优视围绕UC浏览器在细分市场布局的UC迅雷、UC影音等支撑性产品在智能手机上正遭受主流APP的冲击。
UC浏览器是否具有足够的不可替代性?在芸芸众生的移动应用、开放平台中,UC乐园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黏住用户?
俞永福似乎在尝试一条折中的方案,以提高UC优视的整体价值:通过与第三方应用合作,用户在点击某个APP后,由UC浏览器在后台对该应用进行数据运算。在这种合作模式下,UC浏览器对第三方应用的实质帮助是导用户,而UC优视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对APP入口进行控制。
王煜全认为,浏览器的优势在“云”(服务器端),APP的优势在“端”(本地化)。如果“云”的能力尚且达不到,还只停留在概念阶段,那么通过浏览器展开的应用都只是“浮云”。UC浏览器的未来之路尚待观察。
UC优视的早期投资者、冒泡拍拍CEO王江认为,UC优视仍存三大挑战:一是巨头竞争,互联网巨头更容易做贩卖流量的事;二是新平台拓展,虽然UC浏览器在android等智能机平台的份额一直在升,但如今的市场格局和当年已经完全不同;三是把流量变成用户,UC乐园的用户数据一直在升,但移动社区型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竞争对手会从各个方向杀出。
知名互联网人士Keso则在知乎上表示,“UC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取得类似iPhone那样的地位,从而掌控产业链的上游。但UCWeb的用户身份一直十分可疑。iPhone的用户,就是iTunes的用户,就是App Store的用户,而且这些用户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与信用卡绑定的可消费用户。UC用户却未必等于UC乐园的用户,也未必等于未来可能的UC Store的用户。”如果UC是一个互联网平台,那这个平台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