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从职业经理到克隆工场

职业经理人,从职业经理到克隆工场 李开复,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互联网企业家之一:他曾经理过微软公司,其后又入职谷歌中国。他现在拥有一家名为创新工场的孵化基金,目前已募集有1.15亿美金。
创新工场是做什么的呢?克隆美国新星公司,大多数时候确是如此。
在对美国媒体描述自己的孵化公司时,李开复多数时候讲的是推动创新文化,鼓励中国保守而又不想冒险的天才年轻人自己去闯,去做一些新兴事业。他讲到给那些获得成绩不错的学生父母去电,给他们排解焦虑,这些孩子并未因为去往一家新兴公司而不是大企业而放弃大好人生。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也确实如此。但是就像企业家 Rakuraku Jyo 在博客中写到的那样,创新工场所投资的一些新兴公司是直接抄袭美国同类型公司的。例如,它投资的点点网,就是Tumblr 的山寨克隆品,而知乎则抄袭了 Quora。
显而易见,创新工场的抄袭痕迹很重,它变成了一个在中国企业者间散播的抄袭病毒。按照中式双关语的说法,李开复现在被解释成“李开始复制”,一恶作剧创业人也打造了一个滑稽网站,并将其命名为抄袭工场,设计也是照搬创新工场网站的样式。
有两点需要指出:
  • 在商业领域里,“快速跟随战略”有着悠久的历史。只要你不做任何违法的事情,那这就“没错”。对消费者来说,这可以给新市场更快地带来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对商业人士来说,如果创新者进入市场将你打败,还真是糟糕,而如果你能够漂亮抽身,喔,赚的钱就是干净的。真行呀你!
  • 几乎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始于抄袭,但随后便引进了一些原创性的东西,做出变革来适应市场。腾讯便是始于克隆 ICQ 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游戏社区网络,它的社交和虚拟产品模式之后便被 Zynga 模仿。土豆始于克隆 YouTube ,现在则发展成为自己的媒体公司,生产原创内容和原创格式。所以可能这就是李开复下的赌注。
但是,一些人将会觉得惋惜,因为这么一个天才经理人并没有利用他的资源来帮助更多的创新公司。此外,挺搞笑的是,他的抄袭工厂还名为创新工场。
不管怎样,中国并不是克隆商业存活的唯一地区。这种产业在欧洲和其他地方也一样存在着。
英文原文:The Guy Who Ran Microsoft And Google In China Clones US Startups
Tags:  职业经理人考试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培训 职业经理 职业经理人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