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视频行业开始分化

胡雅清
随着优酷的上市,视频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2011年,行业的梯队将出现明显分层:充裕的资金会让优酷和土豆两家加大在版权、带宽、自制内容上的投入,进一步拉开与二三线视频厂商的竞争距离。
“这个行业当中真正大的只有两家,土豆没有理由不能上市。”优酷创始人及CEO古永锵对媒体说。
2010年12月8日,优酷成功登陆纽交所。原本先于优酷提交了招股书的土豆却被意料之外的原因绊住了上市的脚步。不过毫无疑问,土豆的上市之路一定会走完。
现在,土豆仍然在缄默期。土豆网CEO王微在新浪微博上仍然活跃,12月15日,他在记录中写道:“前有新浪结构,后有土豆条款,大伙儿一起努力,公司治理上,留个名。”
目前的格局下,优酷和土豆两家占据了近一半市场。未来,古永锵的梦想也许真的会实现:两人共同合作一部电影。
模式新解
已经完成、即将完成上市大考的优酷和土豆,对于视频网站的模式问题给出新的注解,此举正是要在2011年树立新的行业风向标。
就在上市抢去了所有风头的时候,很少有人留意到,土豆自制的第二部网络剧《乌托邦办公室》悄然在无锡开机了。
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土豆将在自制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模式上的突破逐渐成为土豆的标签。正如他们的口号所说: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优酷上市之后,古永锵对投资人讲述的真正故事浮出水面,打动他们的是Hulu+Netflix。Hulu模式的核心是正版长视频,依靠广告获得收入,Netflix是美国视频点播的龙头老大,主要做的是视频点播收费。
在优酷之后上市,土豆的故事自然要讲得更加生动。“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大家做的事情区别不是特别大,但是各有特点。”一位业界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在他看来,土豆特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Hulu、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和自制剧。Hulu是目前的视频网站都不能放弃的阵地,在登录视频网站的绝大部分用户中,观看行为都指向影视剧,这也是品牌广告主要投放的地方。
自制剧则完全是土豆原创。自制剧计划在土豆被称为“橙色盒子”,前文所提到的《乌托邦办公室》,正是“橙色盒子”实施的第二个项目。
2010年5月,土豆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制作部门,包括导演、编剧、发行等完整的制作团队,如今这个部门的人员规模约为40人,预计将会增加到50人左右。王微打算培育一整套影视剧制作发行机制。
此前,土豆制作的第一部网络剧《欢迎爱光临》打入了包括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在内的13个国家和地区,单集最高价甚至卖到了3万美元,除了广告和版权分销收入,书、小说、DVD、彩铃下载等营收渠道也被充分挖掘。
另一个5年内的战略重点,就是无线业务。2009年10月,土豆结盟中国移动,成为“中国移动手机视频原创频道”的独家运营合作伙伴和内容提供商。并且,从2010年开始加速推进与手机终端、iPad对接的研发,成为全球首家支持苹果IOS 4、Android、Symbian、 Window Mobile、Java五大平台全库视频访问的视频网站。
“其中,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是直接产生收入的,在面向用户收费的内容中,土豆和中国移动进行分成。”上述业界人士说。
海水与火焰
“土豆、优酷上市,加上之前(换壳)的优酷,(在美国)已经有3家上市公司,投资者们不得不掂量掂量,中国是否能够容得下更多视频网站上市。除了风投犹豫,用户集中,广告主也会跟随用户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网站。”正望咨询总裁吕伯望日前对媒体说。
在视频行业如今的市场格局中,优酷和土豆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优酷占据了市场份额的22.54%,土豆占据18.52%,两者旗鼓相当,而排在第三的酷6只有5.64%,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行业的“二八法则”。
事实上,土豆和优酷就如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始终相伴发展。此次在同一时期选择赴美IPO,双方业务属性一致,并且相关数据的财务周期相同,“上市后的结果必然会使视频行业竞争更加集中”,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二者加起来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甚至70%。”
来自易观国际的分析认为,对运营成本颇高的网络视频行业而言,更充裕的资金支持意味着更广泛的版权购买、技术提升和推广力度,伴随行业第一阵营的相继上市,优酷等上市公司在网络广告方面的竞争力将会有相应提升,从而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不过,对于二三线视频网站来说,尤其对没有优势资源依靠的民营独立视频网站而言,虽然行业集中度提升并非市场空间被挤压,但普遍走大而全、影视娱乐化的视频网站定位难有突破,若不能获得充裕融资支持,一方面仅靠自我造血来投入热门版权对资金运营能力要求颇高,另一方面盗版打击力度加大、风险增高,因此 2011年二三线视频网站更多考虑走细分或转定位更为可行。
行业分化在未来的一年将更为剧烈,在强者恒强的螺旋中,少数轴心国正在崛起。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