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社会学,微博里的社会学

属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包括社会身份、社会阶层、社会联系、影响力、活跃度、信用等等。社会的稳定取决于社会成员是否认同各自属性,并遵守基于各自属性的社会规则。社会网络正在迅速实现社会生活的网络化,此时,如果能将参与者的社会属性显性化,会使社会网络加快达到稳定状态。 
关系 
在社会网络中,根据我们和相邻节点拥有的共同好友数可以把相邻节点分为强关系(多)和弱关系(少)。从分析角度:强关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兴趣爱好;弱关系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接触面。从行为角度:强关系可以帮助过滤内容、引发共同行为,弱关系可以提高信息灵敏度、扩大社交。 
身份 
人们在社会网络里的身份和形象既有和现实世界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和现实世界一样,人们在社会网络里的身份也可分成显形的和隐性的,即人人可见的和只有好友才知道的。但和现实世界不同,人们在社会网络里的身份分可伪装的和不可伪装的,语言行为容易伪装,但关系难以伪装。 
地位 
微博和现实世界一样,人们存在地位差异。分属不同领域但地位相当的人在现实世界难以相识,但在微博里容易相互结识。地位的不同可从互动中判断:地位低的人通常更多地转发地位高的人的信息。地位相差太多的人难以结成朋友。地位低的人一般需要以请教的口吻才能得到地位高的人的回应。
稳定 
人类社会的稳定不光需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更需要合作和利他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强互惠”行为:在团体中和别人合作,并不惜花费个人成本去惩罚那些破坏合作规则的人–即“利他惩罚”。网络社会要实现稳定,也要形成强互惠关系,即,建立透明的合作信用,并惩罚违背者 
利他 
当一个群体能够对群体内各种身份的参与者提供与之身份相关的准确的显形信用时,强互惠者的利他惩罚活动容易实施,群体合作容易建立,此群体在进化中占优。社会网络将人的社会关系平移到网络上,参与者的社会信用难以造假、且易显形化,因此社会网络演化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利他惩罚机制 
从众 
微博中从众现象普遍,因为赞同他人可以获得正确感和社会认同。团体规模越大,从众行为就越普遍。支持异议者能减轻从众束缚。同样,榜样的行动会被跟随者模仿,不论好的还是坏的。接触到慷慨榜样的儿童更容易捐赠,接触到自私榜样的儿童更不容易捐赠。前者的数量可达后者数量的八倍! 
行动 
我们在社会网络中易受环境影响产生群体性行为。然而我们受弱连接(微博中的关注)触发的是信息转发等简单行为,而没有具体行动。实质性行动的触发必须靠强连接带动,当我们看到身边朋友做了某事时,我们才会去做同样的事情。因此,要引发具体行为,必须要给已做此事的人授予显著标记!
部落
原始部落不是以经济为手段、而是以地域为划分、以信用和荣誉为标尺、以号召力为驱动的组织。社会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使非赢利性的长期联系成为可能,因此新型部落在社会网络中大量出现。其特点为:一、以共同爱好为纽带;二、围绕在一或多位影响力高端周围;三、交流频繁,方式多样。 
趋势 
微博只是一个巨大的、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的趋势的开始,这个趋势叫做“社会行为网络化”。人是社会动物,我们80%以上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家庭、工作、聚会、分享……这些社会行为正在迅速迁移到社会网络上,使我们的社会联系更紧密,社会活动更便捷、高效。社会网络是一场社会革命!
分析 
传统社会学研究中有个“测不准原理”,在大范围、真实和完全描述这三个指标中,任何研究都只能取其二,而不可能得到全部准确的数据。这一魔咒从大约10年前开始被Web2.0时代打破了。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全面网络化,我们的社会行为被完整记录下来。我们迎来了网络比我们更懂自己的时代! 
智慧 
人类个体进化趋于顶点,但挖掘群体智能以超越个体极限之路前景广阔。社会网络提供了崭新的实验场。制订简单有效的规则,使网络上涌现出更高级的智慧,并使得群体智能的结果被大家共享,是未来社会网络面临的光荣挑战。将来会出现强大的群体决策、复杂的众包协作、个性化的信息门户等。
Tags:  中里巴人微博 微博三里屯阿哲 里奥斯基微博 里翌楷微博 微博社会学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