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ome桌面,GNOME 3.0是Linux桌面的发展里程碑

<!-- @page { margin: 2cm } P { margin-bottom: 0.21cm } -->        4 月 6 日, GNOME 3.0 终于发布了。随后,它的冲击波就向我们涌来,撞击着我们的陈旧观念。 GNOME 带给了我们什么新东西?有何意义?
 
     大家知道, Linux 内核虽然很强大,但是,一般用户是看不见的,也不会用。在计算机屏幕(人机接口)上,一般会出现一个“桌面”。计算机桌面类似人类的面孔,表情非常丰富,功能区域分明。实际上,计算机桌面究竟应该长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只能说出一个大概。比如,有人会说,计算机桌面上不就是一些“窗口”布局吗?随便布置一下不就得了?非也。胡乱布局不是创新。计算机桌面的窗口布局是一门大学问,不能随便胡来。
1996 年,两位墨西哥程序员( Miquel de Icaza 和 Federico Mena )想遵循 Linux 的自由软件精神,动手“发明”一套 Linux 桌面,帮助用户(以及开发者)体验(看见) Linux 内核的潜在威力。简单地说,就是要让用户能够看得见 Linux ,摸得着 Linux 。这是一条不归路,酸甜苦辣都有。一口气就干了十几年,算是成了研制 Linux 桌面的“人精”(即精英人物)。人就怕“认真”两字,就怕不断地“琢磨”,不停地“研究”,没完没了。(注:这种学生有出息。)有关计算机桌面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使得广大用户真心喜欢(易用、舒适、自由),恐怕连苹果乔布斯本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4 月 6 日,答案出来了,这就是 GNOME 3.0 。它把桌面活动的“热区”放在左上角( Activities ),类似一个进入“门户”(相对于坐标平面的“原点”,窗口位于第四象限)。一“开门”进入,便有两个按钮“窗口”和“应用”出现。比如,点击“应用”按钮,桌面上立即出现一大片应用程序的图标,点击(或打开)你所要的那个应用程序即可运行该程序。凡应用程序都运行在相应的窗口里面。注意:在 GNOME 3.0 里面,窗口没有最小化与最大化选项按钮,右上角只有一个关闭“开关”。有人立即跳起来,大叫:窗口没有最小化按钮哪怎么能行呢?这就是对人们陈旧观念的一种撞击。如果深究下去,在窗口上,用户到底需不需要最小化按钮?要与不要,谁做过调查研究?至少, GNOME 开发团队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还有,“通知”窗口不是随时就蹦出来打扰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而是,在桌面主人需要处理“通知”内容时,再把它调出来打开、处理。
 
    总之, GNOME 3.0 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深度符合人体功能学的优美桌面,而不是随意的窗口堆砌物。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一下 GNOME 社区的历史性官方文件“ GNOME 3.0 Release Notes” ,就会发现 GNOME 3.0 把我们带到 Linux 桌面的全新高度,使我们看清了 Linux 桌面的运行机理,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
 
    实际上, GNOME 3.0 是程序开发者的良师益友,它把许多宝贵的编程经验都浓缩在其中,让你轻松上手编程,不走弯路。自由软件是数学教员的“最爱”,因为,它想对你说的是程序编程的“真谛”,其中没有任何“铜臭”气味和私利。从根本上来说,或者用技术术语来说, GNOME 桌面是 Linux 内核对外的直接“延伸”,而自由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则是植根 Linux 桌面上的一株“鲜花”。我们要用心去呵护它们。 GNOME 追求完美桌面(自由桌面)的心灵将永留人间。
 
    说明:我发觉,近年来,中国人也渐渐地接受了自由软件的概念。再过十年就差不多了。可悲又可笑的是,那些国内开源界的“头面人物”终将消失在历史的阴影之中。
Tags: 

延伸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