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互联网--专注于架构

最新标签
网站地图
文章索引
Rss订阅
经过我们老师整理总结得出交换机工作原理 6条: 1.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跟据帧源地址更新MAC地址表跟据目标地址做出转发决定 2.当接收帧目标地址为广播地址时交换机做泛洪处理即转发至所有端口除接收端以外 3.当接收帧目地址为单播地址时但不在MAC地址表中交换机作泛洪处理 4.当接收帧目地址为单播地址时且在MAC地址表中直接转发至对应端口 5.当接收帧目地址和源地址对应是同端口时交换机过滤该帧 6.交换机对于端站是透明 交换机密码恢复: 1.拨下换机电源线 2.用手按在交换机MODE按键上插上电源线 3.看到控制台出现switch:时松开MODE键 4.在switc [阅读全文] [PDF]
  以太网交换机般使用缓冲技术来存储和发送数据包到合适端口或者多个端口这个用来临时存放数据地方就叫做存储器缓冲区存储器缓冲区般是通过两种方式在转发数据包基于端口存储缓冲期和基于共享存储器缓冲区   假设现在有个交换机其只有A、B、C 3个接口现在假设从交换机 A端口有个数据需要发送到C端口这个存储缓冲区该如何工作呢?   若交换机采用是基于端口存储缓冲器中则数据包将存储在和特定进入端口相连队列中也就是说当数据包从交换机端口A中进入向从端口C出去时则数据先会依次存储在端口A存储器缓冲区里面而不是直接被转发给发出端口C存储器缓冲区里面交换机需要先判断下端口A所在 [阅读全文] [PDF]
  、概述  1993年局域网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网络技术热潮其实交换技术是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复杂交换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第 2层操作和桥接器样交换机按每个包中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般不考虑包中隐藏更深其他信息和桥接器区别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络的间转发性能  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的间信息流通出现瓶颈问题现在已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交换产品  类似传统桥接器交换机提供了许多网络互联功能交换机能 [阅读全文] [PDF]
1 共3条 分1页